邓侃工作室
致力于林业固碳体系建设
年份之“长防林”建设(四):给领导封了个“特约评论员”
邓侃专业号 | 2022-10-11

狠抓长防林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自1989年试点,1990年全面开展至1992年底,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的六个特点是:四年完成原定六年的营造林任务、营造林质量明显提高、规模治理收到初步成效、林种树种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带动了林业继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较好地发挥了重点工程的辐射作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办领导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多次会议上提出了要注意的问题。于是在1993年4月我准备编当年第1期简报时(为什么这一年简报全由我负责编,原因想不起来了),便请刘主任写个“述评”(典型的部下给领导安排工作。嘿嘿)。评述写成后,领导不同意署名,我便借鉴了报纸“特约评论员”的模式。

如今再看此文,仍觉得气场特强大。特别是第三段后面的七个“不能”和四个“再”,让人血脉贲张。

当年的印刷还是靠排铅字,很多期都出现过字不正、排序错误的情况。并不是我们长防办没把关,而是按照分工我们只负责提供稿件(不同栏目的版式做过约定),排版、印刷、分送领导和有关单位及邮寄各地的工作都交给了某单位,等我们见到时木已成舟无可奈何了。就个人习惯而言,不管哪期我都会仔细捋一遍,把发现的错误标出来。照片中还能看到对某用词的再推敲。

三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抚着装订成册的全套“长防林”简报,不禁长啸一声“老矣!”

原文如下:

长江防护林建设简报,第1期(总第19期)1993年4月18日

《狠抓“长防林”不放松》

    特约评论员

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真抓实干、工程区亿万人民和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至今年4月,“长防林”工程区累计有80多个县基本消灭宜林荒山(1992年已有60个县消灭宜林荒山,1993年规划40个县消灭宜林荒山,现已有20多个县完成任务),其余多数县的荒山绿化任务已经完成过半或接近过半,有100多个县的水土流失面积明显缩小,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有一批农户通过发展庭院林业和经济林开始走王致富之路。应该说,“长防林”工程建设启动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工程还有54%的营造林任务没有完成,有的县还有几十万亩甚至近百万亩宜林荒山亟待绿化,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就是已经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地县,也还为数不少的小块荒山和宜林隙地需要造林,大面积的疏林需要补植改造,四旁植树、城镇绿化和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等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已营造的大片新林富要過一歩加張抚育管护,林种、树种结构和林业内部产业结构还需大力调整,工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远未形成,广大林农还没有富裕起来。总之,整个体系建设距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決不能自满松劲、掉以轻心。

   应当指出的是,目前有些地方仅仅满足于“栽满种尽”,放松了对“长防林”工程建设的领导;有些地方对“长防林”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骨干工程和引导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工程认识模糊,对山区富起来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和对抓林业就是抓粮食、抓水利,抓“长防林”建设就是抓生态经济建设缺乏深刻认识,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放松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有些地方的林业主管部门对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理解不全面,不了解 绿起来是活起来、富起来的前提、基础和保障,用过多的力量去 "干短的“、”抓現的”,致使造林速度放慢、质量下降、资源保护不善,工程管理乏力,反过来又制约了活起来、富起来目标的实现。尽管这种情況发生在少数地方或刚刚萌芽,但任其下去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长防林”工程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工程,关系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否适应长江经济开发带建设、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工程区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设好“长防林”工程既是国家下决心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对长江流域亿万人民群众的莫大关怀,也是长江流域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对工程建设的重视和支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建设“长防林”的决心不能动摇,领导不能削弱,人员不能涣散,速度不能减慢,质量不能降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不能放松,体系建设的目标不能改变,而且要下决心克服自满和松劲情绪,乘势而上,再宣传、再发动、再鼓动、再大干,进ー歩加快速度、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为把“长防林”工程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经济型工程而努力。

相关文章和报告目录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